这个夏日,北京奥运场馆焕发出新的生机,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。来自澳门的游客何先生就对这个首钢园“一见钟情”,他感叹这里的工业与休闲元素的融合让人大开眼界。众多奥运场馆在赛后积极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,不仅为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提供了示范,也展现了“双奥之城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在首钢园,大学生龙晓蓝作为安全指导教练,每天晚上都要和同事们一起,在首钢滑雪大跳台“心跳咖啡”值守,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。首钢园打造的“体育+”新消费场景,包括心跳咖啡、绳降、小蹦极等项目,让“玩奥运”成为潮流。
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全景游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,登顶鸟巢,俯瞰奥林匹克公园,远眺北京中轴线,感受奥运遗产的魅力。而国家体育馆则推出了“研学+健身”的双轨模式,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体育培训项目。
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,为期四周的青少年成长中心暑期托管营落下帷幕,孩子们在体育、科技、艺术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。此外,水立方青少年成长俱乐部推出的“夜宿水立方独立营”也成为了孩子们的“新宠”。
文艺演出方面,鸟巢、国家体育馆、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场馆纷纷推出各类文化演出活动,将冬奥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。国家体育馆的运营已基本实现收支平衡,未来将拓展多元商业活动,打造全时段消费闭环。
首钢园、华熙LIVE·五棵松等场馆也纷纷推出了各类活动,满足不同客群需求,活跃区域消费氛围。这个夏天,奥运场馆以“体育+科技+文旅+消费”的模式,成为了北京市民和游客的新宠。